问题提出
对话类文本侧重于具体语境下的言语交际,往往比其它文本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。
- 对话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;
- 对话呈现语境;
- 对话体现语言功能;
- 对话文本的教学设计空间大;
问题分析
阅读目标不清晰;
阅读活动不明显;
育人价值挖掘不够;
问题解决
(一)确定教学内容目标
- 对话的文本解读
(1)文本特征:
标题、导语、人物、图片
(2)话题知识:
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和开展话题讨论的句型
(3)阅读技能
首先把握文本特征,了解对话发生的情景、讨论的话题、主要人物等;
其次是对话配图的阅读,能读懂情景 和主要人物;
再次,“信息提取”“信息处理”和“信息评价”也是对话阅读的微技能;
最后,“归纳”也是重要的微技能;
(4)语言功能
(5)文化意识
(6)育人价值
2. 对话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
(1)教学目标的确定
可以从语言目标和阅读微技能两方面着手。
(2)教学重点的确定
一般是话题知识、对话的推进和语言功能;
(3)阅读困难的分析
(二)对话类阅读文本教学活动的设计
1.依据目标输出设计活动
(1)情景创设和任务确定
(2)语用体现和思维激活
(3)活动类型多样化
2. 思考“差距”设计输入活动
(1)利用文本特征的读前活动;
(2)激活学生思维的读中活动;
四、教研建议
在情景中教授语言点,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围绕语言点的学习、操练、巩固和运用来展开。
Reading版块中的对话,也可设计为听说课,同时注意三点:一是必须 有明确的听说教学目标;二是处理好与单元听说课的关系;三是要补充阅读教学